焦作市十大优秀法官王亚华:初心不改写忠诚 法官本色永鲜红
2022-03-02 15:29:47 来源: 凤凰网河南
关注河南热线

伏案垂眸,日升日落,从厚厚的案宗中书写自己的忠诚无悔;时光流转,铁面无私,只为诠释司法为民的宗旨;执法如山,在善与恶、正与邪中较量,让公平正义的天平永不失衡。

3月1日,走进焦作市山阳区法院速裁审判团队负责人王亚华的办公室,她正在审阅着一卷卷如小山般的案宗。仲春的阳光透过窗棂照在她秀气而又苍白的脸庞上,疲惫中带着刚毅,眼神中写满坚定。

王亚华,这位1976年出生的焦作山阳区人民法院一级法官,在多年的执法办案中兼顾质量、效率和效果,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爱戴、认可和支持。先后荣获焦作市首届“十大优秀法官”、“政法系统优秀政法干警”、“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连续15年被区法院评定为“优秀工作者”、“办案能手”,并荣记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所在焦作市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撰写的《关于“提高劳动合同签订率,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建议》的提案被政协焦作市委员会认定为优秀提案。

用担当践行初心和使命,把法官的本色写在鲜艳的党旗上。自1998年2月参加工作以来,王亚华就始终坚持“热心、耐心、细心、诚心”的办案理念,把矛盾能否解决、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标准,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作为办案准则,积极寻找每一个案件“情理法”的结合点,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在老百姓心中树立了良好“口碑”,受到广泛赞誉。

在案件审理中,王亚华坚持认真妥善审理民生案件,着重保护老人、儿童、妇女、退休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残疾人员及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通过调解结案或判后释法,催促义务人主动履行和快审快结、判后及时转入执行程序等方式,快速保证弱势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

“执法为民一身正气,圆满调解维护民权”,在王亚华的办公室,这面鲜红的锦旗无声地诉说着当事人蔡某对王亚华发自肺腑的感激之情。

“我也不知道咋表达俺内心的感激,俺嘴笨,不会说,总之,非常感谢,俺能拿回应得的工资全是王亚华法官给俺作主要回来的,代俺向她问好,要她保重身体,还要给俺老百姓仗义执言呢!”拨通蔡某的电话,回忆起案件的前因后果,她依旧记忆犹新。

据蔡某介绍,2017年5月,因索要工资不成,她一张诉状将山阳区某酒店诉至法院,王亚华法官接收此案。“蔡某家里生活非常困难,举证能力也十分有限,如果按照正常的开庭、判决程序处理,必定不能做得到案结事了。”王亚华通过走访调研,了解案情后做出判断,“但是蔡某的请求有一些不合理的部分,不可能一一满足。”

于是,王亚华一边组织调解,一边耐心地对蔡某讲解相关法律规定,最终使蔡某自愿放弃了其诉讼请求不合理部分。所被起诉的酒店也表示愿意和解,当场一次性补偿蔡某5000元,解决了蔡某生活上的燃眉之急。

和蔡某一样,离婚后带着孩子生活的单亲母亲李某属弱势群体,原本生活就捉襟见肘,举步维艰;祸不单行,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她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七级伤残,失去工作,孩子幼小,亟待需做的二次手术却因无力支付高额的医疗费一拖再拖……2019年10月9日,当王亚华走进李某简陋的房间,心如刀割,她将眼泪狠狠地逼进眼眶,义无反顾地和团队干警一起再次踏上“讨债路”。

案件排期、调解、开庭……紧张却有条不紊,在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后依法公正快审快结,结案后,多次督促被告尽快将30多万赔偿款交付给原告李某,确保二次手术早日进行,为李某身体健康的恢复保障了后续资金。

“谢谢您,王法官。”李某重重地握住她的手含着眼泪一遍遍地说着,面对李某带泪含笑的脸,王亚华也流着泪笑了,“一切付出都值得。”

情法辉映,曲直可鉴。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的调解难度很大,加之审理周期较长,处理不好,就会形成涉诉上访案件。

“我第一次打官司,老听别人说官司难打,尤其是我们这种官司有的好多年都没有结果。没想到你这么快就让我们拿到了赔款,真是不知道怎么感谢你。”在王亚华收到的诸多感谢信中,原告王某母亲的感谢信极具代表性。

据王某母亲在信中介绍,儿子在焦作市两家医院就诊治疗,治疗中却发生了医疗事故,两家医院互相推诿,导致儿子病情无法痊愈却必须维持的局面,为了给儿子治病,她不得不高额借款挽救儿子性命。眼看2020年春节越来越近了,要债的人踏破门槛,为躲债不敢回家居住,无奈之下,只好将这两家医院告上法院。

王亚华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认为只有通过调解使汪某尽快拿到应得的赔偿款,才能切实解决一家人的困难。在调解过程中,她一方面向王某和其母亲释明法律条款,使他们对本案有正确的法律预期;另一方面,向两家被告医院的领导释明其法律义务,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耐心调解,寻找双方利益的共同点,最终使双方达成了一致意见,王某在春节前终于拿到了两家医院支付的赔偿款,实现案结事了。

开拓创新,审判工作再上台阶。近几年来,民事案件数量大幅上升,处理难度不断加大,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为解决这一矛盾,山阳区人民法院成立了速裁审判团队,2021年初,王亚华担任速裁审判团队的负责人,虽然知道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但她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挑起了这份重担,把该院的速调快审工作带上了新台阶。

工作中,王亚华积极推进审判方式改革,把机制创新融入实践,简化民事诉讼程序,推行速裁机制,凝聚法官团队工作合力。“速裁机制分三步进行优化调整。一是立案时间的调整,当天立案当天就进入诉讼程序,给予排期;二是排期时间的调整,排期十天内必须开庭,30天以内审结;三是人员职责的调整,定岗定责,办案流程科学有序。做到分工明确、协作共融、聚人心凝力量。”王亚华说。

在她的带领下,速裁审判团队超额完成院里规定的结案计划,速裁快审案件分流比率、案件平均审理期限和结案率都有了显著提高。从2021年三月到速裁团队工作,王亚华在十个月的时间里共审结各类民事案件618件,结案率96.71%。

加班加点,不分昼夜,办公场所就是家,家就是办公场所,甚至医院也是王亚华的办公地。今年80岁的老母亲刘玉娥提起女儿王亚华就是一肚子“怨气”。

“我这个女儿不孝顺,我们两家楼上楼下,十几个台阶她一个月能去看我两三次就不错了,我这个当母亲的就很知足。之前就不说了,我体谅她忙,年轻人就应该给国家做贡献。可是17年她因患胃部肿瘤将胃部切除了一半,常年处于贫血状态,我就寻思,看着身体的面儿上,她也该休息休息了,总能抽出时间来看看我。可是她倒好,一大早就出门,晚上十点还不到家,我没少说她,她不听。这不,去年12月10号,我记得很清楚,坐在她家里等,我就不信逮不到她,结果等到快十一点才回来。她一回来,就抓着胸口告诉我心脏疼,我就赶紧让家里人连夜把她送到市人民医院,医生诊断后,血压还不到50,让直接输血,住院治疗。结果她倒好,拿住医生开的药直接回到工作岗位,中午下班后再到医院输血,就这样治疗了20多天,直到春节除夕。”老母亲一边说一边抹眼泪,“你说,她咋这么犟呢!”

“她的口头禅就是‘作为一名法官,我不能丢下我的案件不管,更不能因为我影响全院的结案率。’”干警徐贝贝在与王亚华朝夕相处中,被她的工作态度、坚强意志深深感染,她说:“王亚华法官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政法干警学习的榜样,从她的身上,我们读懂了初心与担当,读懂了正义与使命,也读懂了公正与无私。每年的12月份是全年结案的关键时期,她在重度贫血被医生强制住院的情况下,不顾家人和领导的规劝,仍然坚持上午治疗,下午开庭,晚上加班起草判决书。”

善与恶,正与斜,是与非,黑与白……在民事审判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王亚华站成一个精准的坐标,捍卫着人间正道,用清正廉洁、秉公执法留住世间温情,书写着青春无悔。“无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都会有职业倦怠期,我也一样,但是想想,既然选择了‘法官’这一职业,就应该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就应该依法办案,自觉把好金钱关、人情关、权势关,这样才对得起国家和人民的重托,无悔‘人民法官’这一神圣的职业。”面对一张张红彤彤的证书,王亚华一字一句的说道,“‘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在今后的工作,我依旧尊崇这一办案准则,努力化解每一个纠纷,暖化每一个当事人的心结,用行动和良知践行人民法官的誓言!”

再起程,一起向未来,王亚华带领自己的团队持秩序天平,执正义长剑,掌法槌起落,迎着曙光再出发,共同书写不平凡的人生,只为人间正道,法网柔情。(武丽萍 李娟 陈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