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河南热线 > 地市 > 焦作 > 正文
天天热消息:焦作: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2022-10-19 17:06:46 来源:
关注河南热线

河南有个多氟多(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名字叫得很响亮,家就在山水之城焦作。

多氟多名气很大,业绩当然也不差。他的六氟磷酸锂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软包电池装机量全国前十,公司业绩三年来近乎翻番式增长。今年上半年的成绩单也很亮眼:实现营业收入60.27亿元,同比增长108%,实现净利润14亿元,同比增长355.5%,各项经济指标再创历史新高,主导产品六氟磷酸锂、锂电池、半导体用电子级氢氟酸产销均创新纪录,真正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河南还有个龙蟒佰利联(龙蟒佰利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家也在焦作,也很牛。集团主营钛白粉产能已达135万吨/年,规模跃居全球前两位。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超120亿元,同比增长26%,实现净利润超22亿元。集团的正极材料磷酸铁锂8月份出货量已冲入全国前十。

肌体壮、实力强,是这两家相邻企业的共同特点,强壮的背后,是他们视创新如生命、把创新当使命的坚定决心和信念。

多氟多坚持把创新摆在企业发展的核心位置,聚焦新材料主业,推动创新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自主开发完成的“锂离子电池核心材料高纯晶体六氟磷酸锂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打破了国外对我们的技术封锁,解决了锂电池核心材料的“卡脖子”难题;承担的“低品位氟硅资源制备电子级氢氟酸精馏节能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列入国家“重点行业绿色低碳技术攻关项目”;电子信息材料“电子级氢氟酸”产品进入全球高端半导体制造供应链体系,牵头组建的氟基新材料产业研究院是河南省首批10家产业研究院之一。

龙蟒佰利联一直以来将销售收入的5%以上用于研发,2021年突破10亿元大关,预计“十四五”末将达到30亿元。企业依托强有力的研发体系支持,致力于开展钛、锆、锂等元素领域的技术研究和新材料开发,现拥有授权专利800余项,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40余项,是全球行业中少数同时掌握硫酸法和氯化法钛白粉生产工艺的企业,少数实现钛白粉和钛金属产业一体化的企业。公司积极承担国家钛产业技术升级责任,大型氟腾氯化技术拥有合法知识产权,全国唯一。建立的中国首条航空转子级海绵钛生产线,使国内大规模低成本生产利用高端钛材成为可能,为中国航空航天潜海等高端制造,提供了可靠的材料基础和保障。

科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在焦作,不仅仅是多氟多和龙蟒佰利联,所有的企业都立足高质量发展,积极响应河南省“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号召,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核心位置,当作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优生优待。焦作市委、市政府更是在营造一流创新生态、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上不断发力,强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今年9月份出台的关于支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强化企业人才队伍培育、培育壮大企业主体、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等九个方面明晰了激励措施。

针对企业创新需求,组建焦作市产业技术科学院,与河南理工大学开展市校深度融合发展·千名专家进千企行动,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比例达到60.01%;2021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2家、总数达306家,均居全省第5位。

针对校企科技成果转化需求,大力推进平台建设,引进建设了河南省首家工业设计城;去年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2家、总数达178家,均居全省第4位。省氟基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省钛基新材料产业研究院、省环保与精细化工新材料中试基地先后在焦作揭牌。与河南省科学院共建河南省科学院沁阳科创园,目前引进入驻创新团队30多个,孵化科技型企业30余家,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实现30余项成果转化,预计项目全部达产后年产值20亿元以上,通过提供科技服务和转移成果将带动地方产业增加值达100亿元以上。

针对企业人才需求,出台“1+6” “引才聚焦”人才政策及系列配套措施,实施“怀川英才计划”,建立了“1+18”人才政策体系,引进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2.33万人。在事业编制压减20%的背景下,拿出300个事业编制设立人才编制池,为产业发展招引人才;今年面向全国前30强公开选聘优秀经营管理人才23名,发挥“鲶鱼效应”,激发了发展活力。

关键技术攻关实现突破,多氟多“集成电路用电子化学品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入选省重大科技专项,获财政支持1100万元。龙蟒佰利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型氟腾氯化技术拥有合法知识产权,全国唯一。由该企业建立的中国首条航空转子级海绵钛生产线,使国内大规模低成本生产利用高端钛材成为可能,为中国航空航天潜海等高端制造,提供了可靠的材料基础和保障。河南省科学院化学有机硅实验室与沁阳科创园企业合作开发的有机硅热转印碳带背涂重视项目为国内首创,已在企业成功运用,有效替代进口产品,填补了国内热转印碳带核心技术的空缺。

责任编辑:hN_1923